概率&抽象

概率&抽象

Day 69

今天是周末第一天也是降温的第一天,按理是睡懒觉最理想的条件,但是不到 5 点就醒了。约了卫凌上午来喝杯东西聊聊天,发了信息后就在一边看书一边等他起床,不知不觉到了 8 点 50。才知道他也 4 点多就醒了,我们都以为对方还在睡觉 😵‍💫,因为他们家里下午有客人来,于是他急匆匆的表示马上赶来。如果不是我约他,又如果不是约在我家这边而是他家那边,或者我早一些确认他是否醒了,或者我在他出门的时候提醒一句“不要着急”,这些条件满足其中一项都不会遇上撞车这一意外,但是这些条件偏偏就一一错过并发生。收到信息的一瞬间我以为是玩笑,但是转念一想这种无聊的玩笑只可能出自我,马上心生愧疚,好在人没事。赶到现场,清晨的寒风夹杂着细雨,他还只穿了两件单衣,真的很讨厌自己,一事无成还连累朋友受累,但是现在还不是自责的时候,停好车上去看看能帮上什么忙吧。对方称不上胡搅蛮缠,但实在冥顽不灵,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撞车的对方,就是不服交警的判罚。其实我发现他不是不懂交规,也清楚是自己的责任,但人有时候就这样,不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不肯面对事实。磨了两个多小时,他终于接受现实报了保险。也许发现了我的内疚,卫凌还安慰我说没事,刚好损伤的部位本就有伤,这次算是等到有缘人了。我也只能相视一笑,心里像他说句实在对不起。

折腾完已经 12 点半了,送他回去在他家附近的星巴克喝了点东西,本想买些咖啡送给他媳妇和家里的客人赔不是,但是路边的宜停车偏偏这个时候又故障搞了半天,进到店里他已经点好了 3 杯咖啡还额外给我点了吃的面包。。好在掐指一算,算上家里的人还有我俩的没点,终于抢着点了两杯拿铁。我坚持把面包分成一人一半,不是因为内疚或感谢,而是由衷的希望将好东西与朋友分享,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找不到第二个像卫凌这般的朋友了。也正是在他身上让我始终奉行朋友不必多,一二知己足矣。因为已经超时很久家中还有客人在等,积攒下的谈资和关心问候都没来得及使用就要撤了,只得继续积攒。又一次深切体会时间对于中年打工人的奢侈。

回到家后,继续打开王德峰看,现在我已经能够较为通顺的理解了,之前那种“啰嗦”的感觉没有了,越来越能理解一些看似重复的措辞其实都是必要的,只是冥冥中有一种感觉——中国古汉语太适合哲学了,言简意赅丝毫不拖泥带水。西方受理念论影响太深,概念层层包裹,失去了对心灵的洞察。中国哲学则不同,直指人心,是对心灵的呼唤。

接着跟北鼻分享一下今天看到的有趣的内容,哲学的“不切实际”。大概很多人都会认为哲学是一门类似“玄学”的空的学问,认为它并无实际用处,王德峰对此进行的辩驳我认为很恰当。他把哲学类比作数学和几何学(注:不是应用数学和应用几何学),数学将实际存在物抽象为数字在之前的日记中已有提过,现在讲讲几何学,在几何学中,纯粹的点、线、面,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实际存在物的(比如: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不具面积和体积的点、线、面),但是我们仍然奉几何学为真理,奉之为一门具有实际作用的学问,因为这是几何学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那么,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哲学是对客观自然存在物与主观意识进行抽象,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也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纯粹的“思”和意识,但是世间种种、凡是存在之物便是人类自我意识所赋予才得以存在。所以在这一点上,哲学和几何学的本质都是“不切实际”的。

更简单的比喻可以是,数学、几何学等基于逻辑推理的学说,是对现今或未来的客观事物的“理”的抽象研究; 哲学是基于人类意识的自我反思的学说,是对恒久不朽的“思”的抽象研究;

再举个更形象的例子,有一张方桌,几何学将其抽象为四个直角,而哲学将几何学的“四个直角为方”的抽象进行再抽象(即思辨)。

每次写日记都让我体会到时间如白驹过隙,9 点多开始写,现在已经 10 点半了。写了一大堆还不熟悉的概念和不成熟的思考,北鼻如有兴致看个大概就好,觉得不知所云则忽略就是哈。 对了,又发现因为新的播放器的一个 bug,切换日记的时候评论并没有同步刷新(也就是所有日记的评论始终只显示第一个打开的日记下的那条评论记录),这也是评论插件的请求被 pjax 拦截的缘故,我下周要着重解决这个 pjax 的问题了。暂时的解决方案就是,当遇到页面不正常时,在当前页面进行刷新操作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再给北鼻看看今天抓拍的那只孤身面对“庞然大物”的勇敢的阿绿 🐦